湘版高中美術鑒賞第三單元第8課《不同的歌聲》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教材選用的是湘版高中美術鑒賞下篇第三單元燦爛的美術世界第8課《不同的歌聲》;教學主要圍繞“民族文化與美術”這一主題而展開,通過對這一主題的講述與思考、體驗與探究,使學生認識到不同民族的人民都創(chuàng)造出了優(yōu)秀的文化與藝術,我們要學會尊重并認識這些文化與藝術。同時結合本地區(qū)的文化藝術的探究展示,加強學生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才能夠為本民族的藝術尋求新的發(fā)展道路與發(fā)展空間。
2.教材的處理
我以課標和教材為依據,但不局限于書本教材,對教材做了適當的調整,根據學生的實際和一課時的教學容量從教材中刪去墨西哥壁畫運動及其產生的社會背景,補充進地域文化--惠女文化,使學生更能理解民族文化與美術的關系。
3、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理解美術與民族文化之間的關系;了解俄羅斯“巡回展覽畫派”產生的歷史背景以及所反映的時代形象與民族形象;認識中國民族文化傳統(tǒng)與藝術的多樣性,了解藏族美術惠女文化產生的歷史背景、文化內涵。
2)、過程和方法:
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方法,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充分體驗學習的樂趣;通過模仿體驗、探究成果展示等方式以提高學生對藝術與文化關系的理解。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讓學生體會與理解美術與民族文化之間的重要關系,學會尊重世界多元化的民族文化藝術,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觀念;學會挖掘、利用和保護地方的文化資源,增強對民族優(yōu)秀文化藝術的自豪感。
4、教學重點、難點和關鍵
1)重點:民族文化是如何影響美術創(chuàng)作的? 通過分析作品產生的特定時代背景突出重點
2)難點:美術創(chuàng)作是如何反映民族文化的? 通過體驗與感悟理解作品中民族形象突破難點
3) 關鍵:民族文化的豐富性.通過課前學習探究來體現(xiàn)本民族文化的豐富底蘊
5、資源分析
學生資源:充分挖掘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結合親身體驗參與課堂教學。
課程資源:以課程標準為依據,充分利用教材內容和拓展內容組織教學。
學校資源:利用學校的多媒體設備、圖書館等資源。
教師資源:教師通過網上和課外圖書收集大量的圖片與文字資料,擴大教學容量。
二、說教法
本課旨在通過讓學生體會與理解美術與民族文化之間的重要關系。充分利用本地的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引導學生深入地了解我國優(yōu)秀的地方文化。引導學生通過包括網絡在內的多種途徑收集與本課內容相關的文字、圖像等資料,進行探究性學習與合作學習,強調學生自主學習,自我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1)樂曲渲染法:利用相關民族樂曲做渲染是使學生的心情得以放松,既能克服欣賞過程中的視覺疲勞,又能擴充整合學科間的知識。
2)講述啟發(fā)法:通過教師對美術作品的介紹啟發(fā)同學對作品的分析和鑒別,從而達到鑒賞能力的提升。
3)角色主持法:引導學生體驗、描述、感悟作品的形象及展示探究學習成果的活動能力。
三、說學情學法
(1)說學情
我校高一年的學生在學習積極方面是明顯的,整體素質較高,思辨能力強,有很好的學習自覺性,而且高中生的身心發(fā)展水平已接近于成熟狀態(tài),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勇于探究,敢于否定;但消極也存在,由于初中學習方法的單一性,忽略了學科特征,所以我就針對本課的學習內容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民族文化與美術作品間的聯(lián)系進行鑒賞,領會民族文化的性質、特征和美術作品藝術表現(xiàn)手法,了解美術作品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狀況等,來促進學生美術作品鑒賞能力的生成與提高。
(2)說學法
《新課標》中指出“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探究”。
1、篩選學習法:引導學生學會篩選有用的資料信息的學習方法,把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歸類。
2、小組合作學習法: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彼此的見解,共享彼此的材料,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整體協(xié)調能力,既提升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又在團隊合作中突顯個體創(chuàng)造能力。
3、體驗學習法:學生在鑒賞作品過程中體驗、感悟大師對民族形象的表現(xiàn)。體驗藝術創(chuàng)作的多樣性。
四、說程序
一) 體驗與感悟 (二) 暢談與交流(三) 理解與探究(四) 歸納與總結
導入:聆聽樂曲《伏爾加船夫曲》(音樂家)。說說你的聽覺感受;
(一) 體驗與感悟
內容:鑒賞俄羅斯現(xiàn)實主義畫家列賓作品《伏爾加纖夫》與“巡回展覽畫派”
1.觀賞作品《伏爾加纖夫》(畫家) 說說你的視覺感受;
2.吟誦詩句《伏爾加河上》(詩人) 說說你的心靈感想;
3.模仿作品《伏爾加纖夫》中的人物動作動態(tài),積極體悟人物的內心世界的活動。
說說你的肢體感受.
[設問一]為什么有這么多不同的藝術家都在表現(xiàn)同一內容的作品呢?
[設問二]在你們體驗后能就當時纖夫們的形象、內心世界所想進行闡述嗎?
[設問三]你認為這件作品體現(xiàn)了藝術家什么樣的情感與作品的藝術特征?
閱讀教材中關于“巡回展覽畫派”的論述。從它的誕生、發(fā)展、當時社會環(huán)境、藝術品風格、代表畫家等方面簡要描述.
知識拓展:介紹巡回展覽畫派代表畫家有別洛夫、克拉姆斯科依、薩甫拉索夫、施什金等。
學生活動:靜聽\細觀\暢吟\體驗并談感受;
教師活動:提示啟發(fā)學生大膽表達和描述并要參與體驗討論,并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中關于“巡回展覽畫派”的論述,并做知識延伸。
設計意圖:通過“聽、觀、吟、驗”等形式去調動學生的不同感官,去感悟同一主題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從中引導學生運用感悟、形式以及社會學鑒賞法,分別從作品的表現(xiàn)主題、人物形象以及自己對這件作品的感受方面來進行觀察分析。并理解“民族文化”與“美術”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
(二) 暢談與交流
內容:藏族文化與美術-----建筑與藏族服飾
學生活動:對收集到資料進行小組篩選,歸納后交流
教師活動: 鼓勵學生大膽交流外; 鼓動其他小組的同學發(fā)表不同的見解;教師也要參與討論,進行師生互動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展現(xiàn)探究歸納后藏族民族文化,即體現(xiàn)學習探究的成果,又有利于學生關注中國民族文化、藝術資源,并懂得傳承與保護的良好意識。同時也是師生共同實現(xiàn)本課教學目標,即是理解民族文化與美術的重點之一
(三) 理解與探究
內容:探究惠女服飾文化從他們的起源、發(fā)展、生活習俗、藝術品風格等方面簡要描述
學生活動:對收集圖片進行小組篩選, 登臺展示并說明其相關特征;
教師活動:鼓勵學生大膽交流外,協(xié)助學生操作多媒體,進行實物展示;教師也要參與討論,并引導學生把藏飾與惠女服飾相比較
設計意圖:利用比較式鑒賞方法有助于學生更好更清晰地理解不同作品的特征,也是要讓學生進一步的理解美術作品是如何反映一個民族文化,同時對我國仍至世界美術發(fā)展的方向有更深入的思考,以突破本課的難點
(四) 歸納與總結:
本課教學主要圍繞“民族文化與美術”這一主題而展開,通過對這一主題的講述與思考、體驗與探究等多種形式,體會與理解美術與民族文化之間的重要關系,學會尊重世界多元化的民族文化藝術,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觀念;學會挖掘、利用和保護地方的文化資源,增強對民族優(yōu)秀文化藝術的自豪感。
五、反思教學設計
本教學設計依據是新課標“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要運用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來培養(yǎng)學生集體協(xié)作的精神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整個程序都圍繞著學生自主探究來展開, 教學設計中有動有靜,有思考的布白,有演練的空間,有交流互動的平臺,能夠充分體現(xiàn)高中新課程的理念精神。